“秒睡”不是超能力,要警惕发作性睡病!
[2024-09-25]

近一年来,大连的一名中学生小芳(化名)受到了”秒睡”的困扰:小芳随时随地(如聊天、走路、吃饭等)都能睡着,有时情绪激动时还会出现双下肢发软、跌倒的情况,家长带小芳找到大医二院神经内科主任林永忠教授,在林主任的建议下,小芳在神经内科睡眠中心进行了一夜的多导睡眠监测(PSG)和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MSLT)。结合小芳的临床症状和MSLT结果,林主任告知家长:小芳得了“发作性睡病”。

01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也是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难以克制的日间嗜睡、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8~15岁是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男性患病率稍大于女性,从发病到确诊一般要历经2~10年。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约有300万发作性睡病患者,在中国有超过70万患者,但是目前确诊人数不超过5000人,公众对发作性睡病认知率十分低下。因此,为了提高公众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及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爱,将每年的9月22日定为“世界发作性睡病日”。

02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日间过度思睡(EDS)

所有发作性睡病患者都存在,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可出现于行走、进餐或交谈时,在外界刺激减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无论夜间睡眠时间长短,EDS每日均会发生,白天的小睡可暂时缓解睡意并保持一段时间清醒。

猝倒

约50%的患者可出现无力发作甚至猝倒,见于强烈情感刺激如发怒、大笑时,持续时间常为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意识清楚,无记忆障碍,可完全恢复。儿童患者的猝倒发作常常比较轻微和局限,如突然出现低头、面部表情异常或张口等。

睡眠瘫痪

多在睡眠-清醒转换期间出现,表现为一过性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见于正常人,但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发作频率和程度均严重。

睡眠幻觉

多在入睡时发生,也可以发生于醒后,表现为在觉醒和睡眠转换期出现的幻觉,可以为视、触或听幻觉。

夜间睡眠紊乱

常无入睡困难,但易醒多梦,部分患者伴有周期性肢体运动、快动眼睡眠行为异常(RBD)等。

03 为什么要早期、精准诊断发作性睡病?

早期诊断

(1)发作性睡病对学习、工作、生活影响巨大,尤其从事高空及水下作业、驾驶等工作的患者极易出现意外事故,尽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2)2014年颁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将发作性睡病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基本可以确定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下丘脑分泌素缺失有关,并且可以在发病的最初数月至数年有所进展,早期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挽救一部分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

精准诊断

(1)发作性睡病相对罕见,患病率为0.02%~0.18%;

(2)许多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日间过度思睡(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不足等),因此准确诊断十分必要;

(3)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会带来一定风险。

大医二院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是目前大连市唯一一家中国发作性睡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标准化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存在上述症状,请尽早到大医二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我们将为您安排专业的检查及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