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喘?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是慢阻肺!
[2024-11-21]

调查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近1亿,该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应当及早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接下来,大医二院呼吸科专家就来聊聊慢阻肺。

“不动声色”的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肺气肿”。

慢阻肺从发病到有明显症状的时间不一,有的需要几年或十几年,这期间病情很可能“不动声色”,而当出现明显症状就诊时,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可能已经显著下降。

长期慢阻肺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衰、房颤等)、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合并症。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年龄在40岁以上:年龄是慢阻肺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抽烟者:长期吸烟者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

粉尘接触者:常接触污染气体、粉尘者也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年长者:这些症状可能与慢阻肺有关;

低体重指数者:低体重指数也可能是慢阻肺的一个危险因素。

以上人群应该被视为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并应尽早开展慢阻肺的筛查。

注意:如果您的总分≥16分,请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做肺功能检查,明确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当出现了以下症状,警惕慢阻肺找上门

慢性咳嗽:早晨咳嗽明显;

咳痰:咳白色粘痰,当发生感染时,痰量会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

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如何预防慢阻肺?

1. 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直接,也最危险的因素。不但本人不要吸烟,而且家中其他成员也应戒烟,保持居住的环境空气清新,远离二手烟危害。

2. 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

3. 减少职业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暴露;

4. 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尽可能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以及有害气体的接触。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火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减少室内有害气体产生,日常室内勤开窗多通风。做饭时注意厨房通风。在重污染的天气应该减少劳动和外出,减少慢阻肺的诱发风险。

5. 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老年人身体免疫力低下,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可以每年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风险。

6. 重视饮食营养: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继发感染将加重营养消耗。饮食上应适当增加优质高蛋白、低碳水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

如果已经患上慢阻肺,您需要

规范用药,即使在疾病稳定期也应当长期规范地用药。规范用药可以预防急性发作,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定期检查肺功能。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等。

医生提醒:慢阻肺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从而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和反复住院,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