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染新冠怎么办?大医二院儿科专家解答来了!
[2022-12-19]

儿童感染新冠后家长应该如何照顾?出现什么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去医院就诊时应注意什么?......针对这些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医二院儿科专家怎么说。

护理篇

1. 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高蛋白低脂肪)、均衡营养、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要过量饮食。我们北方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发热时皮肤不显性失水增多,建议给孩子多喝水。可以煮苹果水帮助宝宝增加饮水量,但也要避免过度饮水,建议小便次数一天6-8次。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奶粉喂养的宝宝在两顿奶粉之间增加20-30毫升温水。

2. 儿童推荐使用单一成份的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每次发热用一种,不要同时服用。也不建议交替使用 ,一种效果不好可换用另一种。儿童发热时不建议捂热,尤其对于新生儿及3月龄内小婴儿来讲,要“重护理、轻用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物及退热药3月龄内婴儿不建议使用。小婴儿发烧时要把“包被”散开,注意散热,以免出现捂热综合征造成休克;屋内温度不要太高,以26℃左右为宜;一定要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流动,开窗时可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

3. 家里有阳性患者,有条件最好分室而居。佩戴儿童专用口罩(2岁以上)。勤洗手,按时通风,可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屋内物件,做好餐具、毛巾等隔离消毒。

4. 没有明显症状建议每天早、晚测量一次体温,如果儿童有精神状态改变即时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这样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异常情况。

5. 轻微咳嗽不影响睡眠,不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镇咳药物。多喝水,1岁以上无明显过敏史的儿童可以尝试蜂蜜,安全有效。中成药不建议两种以上同时服用。

6. 对于确诊或疑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母亲及其健康的新生儿,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母亲和新生儿可母婴同室,母亲应尽可能与婴儿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戴N95口罩。当母亲亲自照顾新生儿时,应戴上口罩并进行严格手卫生。其他家庭成员照护新生儿时也应戴上口罩和进行严格手部卫生。鼓励进行母乳喂养:哺乳前注意手部卫生,并在哺乳期间佩戴口罩;如果受感染的母亲不能亲喂新生儿,可挤出母乳后由其他未感染的照顾者喂养。密切关注新生儿体温、呼吸、吃奶情况,有症状及时就医。

7.  一旦出现惊厥,不要惊慌失措,应该立即在地板上或者床上,移开障碍物,依次解开衣扣、衣领,同时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及咽部分泌物,避免将分泌物及呕吐物等吸入气管,防止发生窒息。切记不可以将患儿包裹的过于严实,以免堵塞口鼻部位影响呼吸,不要用力按压肢体,不能喂药喂水,不能抠嗓子、塞手指,可以用视频记录发作情况,发作终止后及时就医。

8. 家长要情绪稳定,保护儿童不受过多负面信息干扰,避免过度恐慌。

就医篇

需要就医的6种情况

1. 三类发热情况:· 3月龄以内的孩子发热:腋温≥37.5°C或肛温≥38°C;· 3~24月龄发热:腋温≥37.5°C或肛温≥38℃,持续24小时以上;· 2岁以上孩子发热3天,没有降温表现,或伴有精神萎靡;

2. 四类呼吸急促情况:· < 2月龄,呼吸超过60次/分;· 2~12月龄,呼吸超过50次/分;· 1~5岁,呼吸超过40次/分;· 5岁以上,呼吸超过30次/分;

3. 呼吸困难,伴有呻吟、鼻翼扇动或三凹征,间歇性呼吸暂停(超过20秒没有呼吸);

4. 意识障碍:比如嗜睡、昏睡、昏迷,或者谵妄等、或者出现抽搐;

5.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表现,精神差、运动减少、眼眶凹陷、皮肤松弛、口唇干燥、哭时无泪、尿量减少或无尿等;

6. 皮肤苍白,口唇或者四肢发紫。

注意:如果家长拿不准,尤其本身有基础疾病儿童,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注意事项

1.  记录好儿童体温、症状、用药情况、体重,跟医生沟通提供准确信息;2.  既往基础疾病、家族性疾病情况、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3.  带好儿童医保卡;4.  因为需要查体、可能采血、放射科检查,请穿着方便易脱的衣服,前胸后背避免拉链、繁琐的装饰;5.  候诊时带好口罩,不吃东西和喝水,最好带一次性手套,不要乱摸,不揉眼睛,打喷嚏注意遮挡,就诊后不随意逗留;6.  回家后门口酒精喷洒鞋底、衣物,脱去外出衣物后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