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技术 About Us


当罕见淋巴瘤“入侵”大脑,看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团队如何成功破局
[2025-10-20]

近日,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血液内科成功利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重拾健康希望。

50岁的赵女士(化名)突然出现左下肢无力症状,并伴有头痛、呕吐。她以为是近期劳累所致,休息几天即可恢复,因此并未重视。然而一周后,不仅头痛未缓解,左下肢无力症状反而进一步加重,赵女士这才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经颅脑磁共振检查显示,其右侧额顶叶及双侧胼胝体区域存在多处占位性病变;随后通过立体定位脑肿瘤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PCNSL是一种罕见、严重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足30%。常规药物难以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传统治疗后容易复发,是预后极差的淋巴瘤类型。

这一确诊结果如同冰冷的“判决”,令赵女士全家陷入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中。经多方打听,家属最终慕名前往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希望能为赵女士寻求一线生机。

国际上目前治疗 PCNSL 主要分 “诱导、巩固、维持” 三个阶段。

诱导阶段:首选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含塞替派的MATRix化学免疫联合方案。

巩固阶段: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剂量化疗缓解后的“巩固关键”。

维持阶段:以塞替派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能显著改善预后,BTK抑制剂维持治疗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精准施策,诱导治疗实现完全缓解

综合评估后,闫金松主任带领杨岩、高贝贝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为赵女士定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应用BTK抑制剂联合MATRix方案诱导缓解,再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疗效。

治疗中期,赵女士的PET-CT评估(癌症治疗效果评估)达到“完全缓解”(病灶基本消失),为后续移植打下了坚实基础。

核心突破,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疗效

完成诱导化疗后,赵女士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为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达到长期缓解效果,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关键治疗环节。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先采用大剂量放化疗清除肿瘤细胞,再回输提前采集、冻存的自身干细胞,重建免疫与造血功能。尽管现在有小分子靶向药、免疫治疗等新药,但对套细胞淋巴瘤、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这类恶性程度高的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一线巩固治疗的核心手段。

目前,闫金松主任已为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耐受度良好,其中一位患者治疗后5年无疾病进展。

团队评估后,为赵女士制定了以塞替派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通过全面的移植前评估,赵女士在钻石湾院区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移植期间仅出现轻微的药物相关黏膜炎(口腔及消化道黏膜轻微不适),造血功能很快重建,顺利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