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是人体最大血管,
却长了两个大瘤子,
随时可能出现破裂危及生命。
瘤体还累及多条主要血管,
治疗困难重重。
近日,大医二院血管外科专家团队遇到了这样难题。在胸主动脉上,一个5厘米多的胸主动脉瘤如同“定时炸弹”紧贴心脏,而下方腹主动脉段同时存在4.5厘米的瘤样扩张。
面对这例罕见的胸腹主动脉“双段病变”,血管外科团队创新应用“弓上三开窗技术+腹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微创介入技术,完成生命通道的精准重建。
74岁张大爷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胸腹主动脉瘤,其中胸主动脉瘤紧邻左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瘤呈梭型,位于双肾下方。经多方打听后,找到血管外科李磊教授团队进行治疗。经详细检查,张大爷的瘤体位置非常凶险、复杂,这无异于体内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有可能打个喷嚏、一用力,就引起主动脉瘤局部薄弱处发生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手术“拆弹”。
治疗这类牵涉多条主要动脉血管的瘤体,非常考验医生的技术和胆量。李磊主任组织全科讨论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详细评估,决定为张大爷实施微创手术方案——“弓上三开窗技术”腔内隔绝胸动脉瘤联合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
医生表示
该手术方案降低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利用介入技术将覆膜支架送入瘤体位置,把濒临破裂的动脉瘤隔绝起来,同时将覆盖在主动脉弓头顶的三条动脉血管部位开三个“小窗”,进行血运重建,保证有充足的血流供应大脑。科室已经应用该项技术为多名患者解决类似问题。
在手术室和麻醉科团队的支持下,经过3个半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成功用支架将两处动脉瘤隔绝,达到了微创化拆除“不定时炸弹”的治疗目的。术后CT显示胸主动脉瘤完全隔绝,三大分支血流通畅,腹主动脉支架形态完美,无内漏、移位等并发症。
胸主动脉瘤术前术后对比
腹主动脉瘤术前术后对比
术后张大爷生命体征良好,仅在双侧腹股沟区留下两个5毫米长的伤口,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李磊教授指出:“弓上三开窗为主动脉疾病中难度较大的手术,该例微创介入手术同时解决胸腹主动脉病变,特别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
大医二院血管外科秉承传统血管外科开放手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展了主动脉开窗、烟囱支架及分支支架技术,年手术量达2000余例,其中主动脉疾病手术量达200余例,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