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大连市政府参事李锋,大连市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磊,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孙哲,大连市医保局基金监管二处处长马海华,大连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副处长李波,大连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参事文史)处二级调研员王翔组成调研组来到我院,就医保基金使用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医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副院长尹剑,肿瘤内科原学科主任张阳,急腹症外科主任罗福文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与调研。
刘志宇院长对市政府参事室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作为辽南地区医疗服务的“排头兵”,大医二院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守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化医改、服务民生中不断探索,深耕学科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在历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A+等级、全国前10%、全省前列。尤其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大医二院优化病种结构,聚焦疑难危急重症诊疗,收治难度CMI值逐年提升;推进精管控费,合理控制药耗占比,不断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高运营效率,加快周转,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不断下降,有效实现了“医院降低运营成本、医保保障资金安全、群众减轻就医负担”三方共赢的目标。
座谈会上,尹剑副院长围绕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作专题汇报。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医保政策,通过优化临床路径管理、强化合理用药监管、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实现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双提升”,医院收治结构持续优化,DRG病组覆盖率全市第一,例均费用在我市同级医疗机构中处于较低水平,真正让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与此同时,面对诸多挑战与困境,医院也提出希望进一步推动医保支付标准统一化、增强医保政策稳定性、优化DRG特例单议审核机制、加大对新技术的医保支持等建议,以期进一步释放医保基金的惠民效能,共同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张阳教授、罗福文教授等人也针对目前医保DRG支付制度改革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分级诊疗筑根基,上下联动惠民生。调研会上,我院就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成果进行汇报,获得调研组高度关注。医院始终以“国家所需、区域所急、群众所盼”为导向,自2014年起率先构建辽南地区首个医疗联盟,逐步形成“医疗联盟+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四位一体的分级诊疗网络。截至2025年3月底,医院已辐射26家紧密层单位、32家技术协作单位、200家远程合作机构、16家城市医疗集团、50个专科联盟,年转诊患者超14万人次,远程服务覆盖心电、影像、病理等全领域。医院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平移、信息互通”等方式,推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全面共享,切实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落到实处,将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精准“灌溉”至基层,让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为全国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大连样板”。
李锋参事充分肯定了我院在深化医改中的引领作用,对我院发展、医保管理工作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医院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与“精益求精”的匠心,为大连市乃至辽宁省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医疗保障工作关系到民生福祉,针对医院提出的问题与政策建议,他表示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反馈,共同打造“资源均衡、服务同质、群众满意”的区域医疗新高地。马海华处长、李波副处长等人也在座谈会上就调研问题展开现场研讨。
大连市政府参事李锋讲话
擎旗奋进担使命,砥砺前行再扬帆。从医疗联盟的先行探索,到信息化赋能的智慧医疗;从医保基金的精准管控,到分级诊疗的全面落地,大医二院始终以“国家队”的担当,勇立医改潮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继续锚定“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心怀“国之大者”,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引擎,进一步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教研融合优势,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