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儿童血液肿瘤诊疗中心为一名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3岁患儿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中心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3岁的乐乐(化名)活泼好动,难免磕磕碰碰,总是恢复几天就好了,然而最近乐乐妈妈发现孩子磕碰的淤青总也不消退,脸上、嘴巴里也出现了出血点,乐乐爸妈立即带着孩子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降低,给予了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血小板不但未升,反而下降的厉害,同时白细胞、血红蛋白也开始下降。医生为乐乐进行了骨髓穿刺,结果很不幸,乐乐被确诊了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我们的造血器官是骨髓,正常情况下,骨髓能够造出来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骨髓造血的器官功能衰竭了,也就是说这个工厂它不生产产品了。
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继续治疗的条件,乐乐爸妈迅速带孩子来到大医二院儿童血液肿瘤诊疗中心。中心闫金松教授、王颖洁教授带领团队针对乐乐的病情进行多轮讨论,考虑到乐乐各类血细胞值极度低下,存在重症感染、出血风险,需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闫金松教授表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一旦确诊,应明确疾病严重程度,尽早治疗。对于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重要治疗手段。
由于短时间内等不到骨髓库匹配的供者,而乐乐的病情已经不能拖延,因此团队选择用乐乐父亲50%的骨髓进行半相合移植,同时医生迅速为乐乐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了移植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
很快,乐乐被安排进入了无菌仓,在接受移植前预处理的过程中,乐乐由于胃肠不适哭闹不慎将PICC管拔出,团队经过协商,考虑再次置PICC管风险大,在介入科的协助下,医生为乐乐进行了锁骨下静脉CVC置管。
一切准备就绪,乐乐爸爸的造血干细胞缓缓输进了乐乐的身体,在乐乐身体里慢慢生长。在造血重建的过程中,乐乐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过移植团队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乐乐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度过了感染关、排异关,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出仓。美好的未来即将拥抱这个健康快乐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