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腰椎间盘突出,多数人往往会认为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殊不知目前竟频频侵袭青年人甚至少年。
16岁男孩频频腰疼,竟是腰椎间盘突出 近日,16岁的小伙子亮亮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大医二院脊柱外科张玮副教授的专家诊室。亮亮父母告诉医生,孩子经常跟他们抱怨腰疼,他们都没有在意,总认为小孩子都没有腰,哪来的腰疼。直到有一天,孩子在洗手池上抬腿洗脚的时候,突然感到右腿“过电”一样的疼,腰也直不起来,他们这才重视起来。 经过系统查体后,张医生高度怀疑亮亮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才导致的腰部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经过了CT检查后,确认了张医生的判断。 医生告诉亮亮父母,如果保守治疗,突出的髓核在短时间内无法自行吸收,且有进一步加重进而压迫到神经的风险,目前突出的间盘体积虽然很大,好在孩子体格健壮,加上患病的椎间隙高度没有明显的塌陷和不稳,经过商讨,医生决定为亮亮进行微创脊柱内镜手术,将突入椎管、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取出,以便能够快速的缓解神经的压迫,避免后续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 仅用了半个小时,医生就为亮亮完成了脊柱内镜手术,术后亮亮腰腿疼痛明显缓解,坐立行走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小小年纪腰怎么说突就突了?医生释疑:坐姿不正、肥胖…… 医生介绍,腰椎间盘是腰椎之间的“衬垫”,在人体运动时起到缓震作用,随着这个“衬垫”逐渐退化,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衬垫”外周纤维环破裂,内部髓核被挤出来后导致马尾神经或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出现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甚至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属脊柱退变性疾病,多发于20~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但近几年来有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亮亮父母对于孩子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到很意外,通过进一步交流,医生帮亮亮“复盘”了他的发病原因。 亮亮今年刚上高一,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每天长时间坐在课桌和写字台前,时间一长难免姿势不端正:含胸驼背、跷二郎腿。长期不良姿势的久坐是导致亮亮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腰椎间盘在坐位时的受力要明显大于站立时的受力,如果姿势不正确会使受力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坐位略前倾时的腰椎间盘受力是所有姿势里最大的,常导致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明显增加。 医生还注意到,1米7出头的亮亮体重达到了近200斤,这也进一步增大了腰椎的负荷,更是加速了椎间盘“衰老”。 医生建议 青少年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腰背部挺直,避免跷二郎腿,避免久坐,每1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一周至少锻炼3次,尤其要加强腰背肌训练,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平时注意合理饮食,保持标准体重。一旦出现腰痛腿麻的情况,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