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技术 About Us


突发主动脉夹层,医生“开窗”为他精准拆弹
[2023-11-23]

清晨六点钟,大医二院介入科宋磊主任的电话响了起来。科室随访的患者张先生早上醒来时突然胸背部剧烈疼痛,血压下降厉害,仅有90/60mmHg,家人慌忙拨打了医生的电话。张先生患有胸降部主动脉瘤,之前病情稳定,且动脉瘤没有达到治疗标准,就一直在介入科随访治疗。宋磊主任判断,此次病情突然变化,患者很可能出现了夹层撕裂。

“赶快来医院!”

急诊开通了绿色通道,通过相关检查显示张先生为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夹层撕裂累及了左锁骨下动脉,同时累及了脏器分支及双侧下肢动脉,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干预,夹层将继续撕裂导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就像埋下“不定时炸弹”,随时危及生命。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管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涌入动脉壁中外层之间,将血管壁撕开,形成动脉真、假腔的主动脉疾病,表现为突发剧烈胸背疼痛以及其他脏器或肢体缺血症状等。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非常高的大血管疾病。

时间紧迫,介入科紧急会诊后,决定为张先生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同时为避免隔绝术后急性缺血,术中将运用原位开窗技术,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分支。

主动脉夹层治疗的目的是封闭夹层破口避免主动脉破裂、恢复重要脏器供血,促进主动脉重塑。目前主要采用介入腔内修复技术,经皮穿刺,置入覆膜支架隔绝病变,具有微创、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当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时,如果直接用覆膜支架将主动脉夹层破口封闭,可能需要覆盖分支血管,造成脑梗死、肢体缺血、截瘫。因此,当病变累及这些重要分支时,需要进行分支重建,遂出现了支架“原位开窗”等新技术。

在麻醉科、介入中心、手足显微外科等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手术顺利开始。术中医生利用牵张导丝在患者左侧颈主动脉远端置入两枚主动脉支架,修复破裂血管,然后找准锁骨下分支方向,在支架上穿刺“开窗”,后成功在分支内置入一枚覆膜支架,造影显示夹层封堵良好,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张先生恢复良好,胸痛缓解,目前已顺利出院。

术前、术后血管影像

大医二院介入科一直致力于腔内新技术的开展,多次率先开展区域内领先的介入技术,用精湛的微创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本次采用牵张导丝调整穿刺针原位开窗技术为大连地区首例,为累及分支的血管紧急重建探索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