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技术 About Us


大医二院成功开展辽南地区首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促醒手术
[2023-06-20]

日前,大医二院成功开展了辽南地区首例有创神经调控技术——高颈段脊髓电刺激(SCS)促醒手术。

慢性意识障碍,俗称植物人,一直是神经康复领域的一大难题,除了常规的促醒药物、针刺、高压氧、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等促醒手段之外,有创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在患者的特定阶段实施可能会成为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醒来的最佳手段。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SCS)促醒是通过手术将刺激电极放置在颈2-4水平的硬膜外腔,将脉冲发生器放置在前胸皮下,通过调节电刺激的频率和电压,增强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刺激输入、改善脑血流量,提高意识环路的兴奋性,进行“植物人”的促醒,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有创神经调控促醒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可控、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增加了病程较长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机率。

2023年初,大医二院康复医学科收治了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入院时已发病39天,处于中度昏迷状态,气管切开、四肢瘫痪,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仅为4分(疼痛致肢体回缩2分,能睁眼2分)。

发病早期患者头部CT

根据评估结果,康复医学科姜永梅主任带领重症康复组制定了综合促醒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针刺、高压氧、经颅磁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训练等康复治疗,患者住院1个多月后,脑电图检测提示患者对特定的声音有明显的觉醒反应,眼球有追踪,CRS-R评分为7分,意识为微意识状态,继续治疗2个多月后,进行了颅骨修补术,术后患者意识状态有好转,对声源有追踪,疼痛有定位,CRS-R评分10分。继续治疗,患者病程超过了3个月,意识状态无改善,具备了有创神经调控的指征。

姜永梅主任表示,SCS作为有创神经调控技术,不是疾病早期实施的一项技术,术前评估及手术适应症的把握非常关键。患者的病种选择很重要,突发意识障碍而非神经功能逐渐退化导致的意识障碍,因此脑外伤、脑卒中较适合;急性期后需要接受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意识水平达到微意识状态,持续无改善。

患者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图

为明确手术是否可以开展,姜永梅主任邀请了在慢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的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主任会诊,何主任详细评估了患者的病情,认为患者具备手术指征。科室同时还同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尹剑副院长会诊,同样认为患者具备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可以进行手术。

科室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术前准备,完善了颅脑MRI、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等评估,2023年6月14日,神经外科尹剑副院长神经调控团队与何江弘主任合作,为该患者实施了高颈段电脊髓刺激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一周顺利开机,通过调节电压、波幅及频率等参数进行神经调控治疗。目前,康复医学科医生们仍在密切跟踪随访,指导患者后续评估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