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座标题:核医学解您“疾在骨髓”之惑
2、讲座内容简介:骨骼是肿瘤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都是易出现骨转移的肿瘤。骨转移瘤引起的骨质破坏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掌握患者骨骼状态对疾病分期、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至关重要。核医学的主要设备有PET和SPECT,核医学影像相较传统影像检查而言,更注重阐明病变部位的功能、生化代谢、细胞信息传导和基因表达等异常。SPECT的全身骨显像能够显示全身骨骼病变的骨代谢变化,PET的18F-FDG显像可以确切展示骨骼病变的糖代谢变化,二者可以早期,敏感、特异地判定全身的骨骼病变的分布和病灶的状态,为肿瘤骨转移的诊疗提供精准指导。对于SPECT骨显像表现为核素浓聚的骨转移灶,以锶-89和镭-223为代表的放射性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缓解疼痛并起到治疗作用。肿瘤患者在药物治疗、疾病进展和营养缺乏状态下出现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所引起的骨骼、关节不适和脆性骨折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的隐形杀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能够定量评估骨骼密度,是国际骨量评估的金标准,在骨量评估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讲座旨在为肿瘤患者和医护人员普及核医学诊疗手段在肿瘤骨骼病变方面的应用。
3、专家简介:
专家姓名:田爱娟
临床科室:核医学科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临床领域:PET/CT、SPECT/CT影像诊断,DXA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放射性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90锶敷贴治疗毛细血管瘤和瘢痕疙瘩。
医生简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核医学规培基地教学主任。辽宁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专业基地评审专家委员会 委员。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讲师。
执业经历:从事核医学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PET/CT、SPECT/CT影像诊断及DXA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擅长甲状腺癌和甲亢等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个MDT专家组成员。
学术成就:主持和参与省、市、院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参编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
4、直播时间:2023.04.28(周五)15:00-16:00
5、专家出诊时间:周四 全天
6、地址播放: http://wap.ydeylive.com/#/,或者扫码关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