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部)10月21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化物所举行。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副所长李先锋,大医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副院长王琪、尹剑、王立明以及双方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会议由李先锋主持。
刘中民院士与刘志宇院长代表双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刘中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四个“面向”,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指明了双方战略合作方向,双方将此次签约作为新的起点,解决临床切实需求,坚决捍卫广大人民生命健康。
化物所所长刘中民院士致辞
化物所副所长李先锋研究员主持会议
刘志宇在致辞中指出,大医二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指引下,医院的重点工作任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每一名临床医生都要做到不仅要看好病,还要做好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此次全面战略合作的开展,大医二院将同化物所在器械研发、仪器研发、生物检测等领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并通过成果转化,让生命健康领域产生更多的中国制造,为建设大连盛名、辽宁著名、国内出名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而努力。
大医二院刘志宇院长致辞
与会人员还就合作模式、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高质量发展中的大医二院
大医二院建院64年,经历了1969年随大学南迁遵义、1987年回迁复建的坎坷发展历程,但自强不息、敢于向往的二院人一直在崇德尚医、进而有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奔跑!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定位就是“人才培养、疑难重症诊疗和科学研究”,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逐渐形成了以肿瘤疾病综合治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微创手术、急危重症诊疗、心、肺、脑血管及大血管介入、内镜诊疗、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很多疾病的诊疗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内一流水平!机器人手术、腔镜手术、介入诊疗、内镜诊疗等微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各专科广泛应用,高难度手术及技术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区域前列。
2021年在开展20年肝移植的基础上,国家批准开展心、肺、肾移植,是目前东三省仅有的几家可独立开展四项器官移植的医院,目前医院各类移植总量达到1000余例,移植数量及质量位居国内前列。自2019年4月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以来,至今完成各类机器人助力精准微创复杂肿瘤手术近2000例,其中胃肠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专科多次跻身全国机器人手术月度排行前10、前50。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医院软硬件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医院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32个,辽宁省诊疗中心5个。拥有九大学科群、八大医疗平台和130个亚专科,获得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项目资助,发表数百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文章,正在向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方向努力奋进!
大医二院是东北首家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认证医院,连续多年跻身全国顶级医院百强,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四年位居辽南首位,并进入百强行列。先后获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全国特色医院文化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大医二院始终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比较同行路,远眺前行路,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创佳绩。大医二院也将进一步积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高水平建设“有安全、有创新、有关怀、有温度、有文化”的大学附属医院,更好地为滨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