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新闻 About Us


疫情防控不忘急危重症,五场爱与生命的接力奋战——大医二院一天内同时完成心、肝、肾、角膜移植手术
[2022-03-18]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

星夜兼程、废寝忘食。

大医二院人创造着生命的希望与奇迹,

不断攀登着移植医学高峰!

3月18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上演了一场人世间最伟大的“生命接力”:因为捐献者的无私大爱,大医二院多学科通力合作,在同一时间进行了多个器官移植手术,成功完成1例心脏移植,1例肝脏移植,2例肾脏移植,1例角膜移植,为4名生命垂危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同时让1名4岁大的患儿重见光明。

连日来,大医二院已先后派出多批医护人员支援全市核酸采集工作,100多名医护人员进驻新冠肺炎省救治中心大连中心,PCR实验室24小时不停运转,为疫情防控争取主动权……疫情突如其来,却不能阻挡我们拯救生命,传递大爱的脚步。

延续大爱的“交接仪式”

有些人生命的悄然离去,却播下了生的“种子”。器官捐献是拯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崇高体现。3月17日晚,接到器官分配的指令后,大医二院多个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然而此时,大连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此次的器官移植因为涉及的患者及家属多,感控难度大,医院为供者和受者以及家属再次进行了核酸筛查,对受者及家属详细进行流调,胸部CT检查,严把疫情防控关。

“医者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疫情防控要严格严谨科学规范,疫情下的急、危、重症的救治更需要我们事不避难、不胜不休的担当与勇气!”大医二院院长刘志宇在疫情防控工作会和移植准备会上多次表示。在全国疫情形势复杂叠加大连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大医二院依然会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积极地投入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当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大医二院都有能力、有担当,来履行救治生命的使命!”

凌晨四点的“火速集结”

手术前夜,医院各学科医护人员枕戈待旦,做好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无一疏忽和遗漏。然而在凌晨4点,供者的情况急转直下,紧急评估后需要紧急获取,OPO办公室立刻通知相关部门。深夜的一声召唤,不到20分钟的时间,40多名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即刻投入到手术当中。一如既往地,所有人没有丝毫的懈怠,没有人叫苦喊累,有的只是对手术成功的渴望,有的只是对生命重生的敬畏。

五场生命的“接力奋战”

心脏移植

“心脏复跳,手术成功”,一句简单的话语,打破手术间内长时间的宁静,在6个小时30分钟的漫长等待后,手术间内传出捷报,在吴海波教授带领下,心外科团队顺利完成了第四例心脏移植手术。

年近60的王大爷(化名)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接近正常人的4倍大小,心功能极差,左室射血分数只有19%,左室内可见血栓。如果不进行心脏移植,继而会引发心衰,“换心”是王大爷活下去的唯一机会。幸运的是,他等到了匹配的心脏。

早上6点,手术正式开始,麻醉科肖昭扬教授团队为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接着吴海波主任迅速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受体心脏的停跳、取出,供体心脏的修剪、缝合,每一步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随着主动脉阻断钳的开放,供体心脏实现了复跳,手术圆满成功。

肝脏移植

 “新胆汁流出!” 下午1点,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在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肝胆胰外1科主任高振明教授团队的带领下,肝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孙先生(化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同时合并原发性肝癌。最近半年,反复出现黄疸、低蛋白、腹水,让他的身体状态急转直下,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孙先生四处求医,慕名找到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高振明教授团队经过分析,指出肝移植是他唯一的出路。孙先生毅然选择在大医二院调整身体等待肝源。经过漫长煎熬的等待,终于迎来希望。

随着手术刀划过他的身体,生命重生的序幕正式拉开。患者衰竭的器官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另一边,供体肝脏无缝送达,被移植入患者体内。手术后,患者转入ICU,目前情况稳定。

肾脏移植

同一天上午,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带领肾移植团队,默契配合,顺利完成两例肾移植手术。两位肾衰竭的患者常年饱受透析之苦,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进食、饮水。他们本应是家里的顶梁柱,却因为需要规律透析,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饱受痛苦的折磨。肾脏移植是重启他们新生活的唯一希望。

上午顺利完成肾脏移植手术的小李,目前已经恢复饮水。看到自己尿管里清亮的尿液流出,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握住医生的双手,“大夫,我能喝水了,这水真的很甜!”

目前,两位患者情况良好,在移植病房快速康复模式的护理下迅速恢复,即将迎来崭新的生活!


角膜移植

“感谢医生,帮我们全家解决了心病!”4岁患儿安安(化名)的妈妈在术后激动的抱住了王帅医生。小女孩安安出生时,家里人就发现她的黑眼球上有一个白色遮挡,从此安安的父母心中就种下了一丝阴霾。随后安安的长大,患眼出现视力低下、弱视,此外因为角膜发白引起的外观问题也让安安父母揪着心。

四处求医后,安安的父母来到大医二院,得知年幼的女儿患上了角膜缘皮样瘤,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安安是幸运的,昨日在得到供体通知后,全家连夜赶赴大连。路上,年幼的安安说:妈妈,外面太黑了。妈妈说:宝贝,别怕,我们正在向着光明奔赴。

今晨,安安顺利完成了角膜缘皮样瘤切除联合角膜板层、干细胞移植术。角膜病负责人王帅医生在短时间内精准快速的切除了白色病灶,并将透明的角膜组织移植给了患儿。相信拥有明亮双眸的安安的未来一定是充满光明。

经过一天的奋战,1心1肝2肾1角膜移植手术全部顺利完成。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作战,这场移植背后,器官移植中心、心外科、眼科、OPO办公室、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手术室、心脏超声科、检验科、输血科、护理等多学科的医护专家团队,从凌晨4点奋战到下午2点,整整10小时,4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5个鲜活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勇攀医学高峰   推进移植事业不断发展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最大的成就之一,代表了医学的顶尖技术,也是部分终末期疾病患者唯一有效的延续生命的方法。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大医二院始终以彰显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为己任,医院党委和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器官移植工作,大力推动器官移植中心建设。目前,大医二院是大连市唯一以及辽宁省两家之一同时拥有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四项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为广大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带来福音。

大医二院自2001年起开始筹建器官移植中心,组建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移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目前已完成肝、肾移植400余例。开展了亲体活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小儿及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活体肾移植等高难度移植技术,多项成果填补了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空白。成功自主完成多例心脏移植手术,完成异体双肺移植术,实现了大连市以及辽南地区心脏、肺脏移植的历史性新突破。角膜移植技术的开展为诸多的角膜病患者和家庭带去光明和希望。

2022年以来,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开启加速度,两个多月的时间已顺利完成40多例移植手术,其中3例心脏移植手术,26例肾脏移植手术,14例肝脏移植手术,标志着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技术愈发成熟,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未来,大医二院将继续肩负使命,传递爱心,用最优秀的医疗质量、最具品质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