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原为大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室,始建于1958年。2002年我院依据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策略,各科室中小实验室重新整合并更名为实验中心。2003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定点三级实验室。2014年经过改建,实验中心正式更名为科研中心。科研中心现有员工21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6人。人才队伍呈现出明显的高学历、年轻化,队伍结构也逐渐合理化,昭示着科研中心生机勃勃的新姿态。科研中心工作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涵盖肿瘤学、心血管病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多个学科以及微流控芯片、组学大数据等新技术。
科研中心由公共技术平台、肺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心脏及血管研究所、恶性肿瘤治疗中心、泌尿系肿瘤一体化工程中心、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以及特色专科实验室整合而成,是院内外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和临床实践、博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基地。科研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秉持“创新、开放、高效、规范”的运行模式,以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撑体系为目标。中心面向全院临床科室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开放,提供科研场所和科研服务支撑,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验技术方法培训咨询和课题设计指导等全方位科研服务。中心设施完备,设备总资产数千万元,满足医院绝大部分医护人员、研究生科研所需。平台设有病理形态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贵重仪器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室和流式细胞检测室等多个功能型实验室,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医院提供多层面的学术保障。
在大力发展现有科研中心平台的同时,我院在高新园区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了高水平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旨在贯彻协同创新和转化医学的理念,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之间的固有屏障,利用现有省级平台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建立能有效促进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到“病床”循环往复的转化医学关键技术体系,增强临床科研能力,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实现医院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科研中心将继续乘势而上,全面贯彻我院立足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高质量发展,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持续提高科研中心各项工作能力,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